说起来曾经小编也是开过淘宝店的,其中的开店玩法还是略知一二的。其实很简单,淘宝、天猫的运营模式就是:商家在天猫或者淘宝注册了店铺就不能在京东再注册这个店铺了。
这其实就是变相的垄断了吧,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日子的饿了么和美团外卖的争斗,那时候一个商家想开通外卖这条线路,于是就去咨询了美团和饿了么的商家入驻条件,结果剧爆料说是受到其中一方的威胁,只允许商家选择一家,要么选饿了么,要么选美团外卖,这种“二选一”的套路和如今的阿里巴巴的情况似乎如出一辙,当时因为这个两家还狠狠的挂了几天的微博热搜。
其实不止电商行业和服务行业出现这种现象,IDC行业也面临着严峻的垄断制度,尤其是云计算的出现格外明显。
云计算如今越来越火,各大云厂商、各类降价促销活动,例如阿里云、腾讯云、华为云、京东云、天翼云等等的各种降价优惠活动层出不穷,对传统IDC的冲击着实不小。
很多客户朋友也感叹,都不用传统IDC的服务器和防御了,也不傻呵呵的去采购物理服务器去托管自建私有云。大部分企业公司都上云了,包括舆论的引导都是企业上云,可见大趋势已经朝向云计算了。
我有个九游极风云高防业务部的同事小月常自嘲“但凡手机离自己半米开外,觉都睡不安稳,迷迷糊糊总能听到手机在响”。其实在行业内这已经不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了,而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:客服们全天二十四小时在线待岗,只要还有电话,就不会错失任何一个可能的潜在用户。传统IDC服务商的艰辛不言而喻。
这就是被大厂垄断的后,其它中小企业平台的后果,作为消费者我们本应该享有自由消费的权利,而不是在一个大的垄断圈子里,走着别人走过的路,这样只会让经济体系越发的止步不前。
这种“大树底下不长草”的做法,我认为需警惕,保护好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,更有利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,也有助于防范各种新型“大而不能倒”的市场风险。